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甘草
编号:10501961
甘草临床应用浅析
http://www.100md.com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第3期
     作者:苏一辉 盛今勇

    单位:苏一辉(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 317000);盛今勇(浙江省玉环县中医院 317600)

    关键词:

    时珍国医国药000380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具有补脾、清热、解毒、缓急、润肺及调和药性之功效。

    1 使用范围广

    甘草具有和百药解百毒之功。生用清热泻火,炙用益气和中;组合方剂既可任君药,亦可为使药;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其临床用药配伍率居诸药之首,故而有“国老”之号称。《本经》中载: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别录》曰:“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汤液本草》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芪同功。”《本草纲目》言:“解小儿胎毒、惊痫,降火止痛。”《中国药植图鉴》载:“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甘草一药,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如《脾胃论》载方64首,其中含甘草的方剂37首,占58%,《伤寒论》载方113首,有甘草的方剂为70首,占62%。甘草应用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 http://www.100md.com
    2 辨证选药

    由于甘草临床应用广泛,从而造成一种不良的用药习惯。有的医者几乎是每方必用甘草,把它当成“调味品”,有则不多,没有也无妨,不经辨证随意运用,影响了临床疗效。

    甘草虽能和百药解百毒,但并非凡病皆宜,医者须持严谨的态度,正确理解对待甘草的功效与主治。由于甘草味甘性缓,若用之不当,可阻湿壅气,令人中满。《本草衍义补遗》有言:“甘草味甘,大缓诸火。下焦药少用,恐大缓,不能直达。”《别录》曰:“若脾土太过者,误服则转加胀满,故曰脾病人毋多食甘,甘能满中,此为土实者言也。”《本草正义》有:“惟中满者勿加,恐其作胀,速下者勿入,恐其缓功,不可不知也。”《医学入门》有:“痢疾初作,不可用。”充分说明了对甘草应辨证地选用,谨防滥用而变生诸患。

    3 合理配伍

    现代研究表明,甘草若配伍不当可产生许多的负效应。如甘草与含生物碱的黄柏、延胡索、吴茱萸配伍能产生沉淀反应,与槟榔、半夏配伍发生浑浊,与马钱子配伍可见胶状沉淀。吴茱萸有降压作用,甘草能升高血压,两者制成的合剂既无升压也无降压作用,说明二者有拮抗作用。甘草与甘遂配伍,甘草用量等于或少于甘遂时,无相反作用;如甘草用量大于甘遂时,则起相反作用,且甘草愈多毒性也愈大。又甘草与许多西药并用时亦可致不良反应,如与利尿剂(速尿、噻嗪类)合用,可因甘草的水钠潴留作用而减弱利尿效果,并引起低血钾症。与强心甙合用,可因甘草的排钾,使血钾浓度降低而增强机体对强心甙的敏感性,易诱发强心甙中毒。与水杨酸类及保泰松合用,可增加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与降糖药合用,拮抗降糖药疗效。所以,临床用甘草要谨防配伍不当而产生不良反应。

    总之,甘草临床应用虽然非常广泛,但并非百病皆宜,诸毒皆解,应谨守辨证论治大法。张仲景之炙甘草汤、甘草泻心汤、甘麦大枣汤,均以甘草为主药;四逆汤、麻黄汤、皆以甘草为使药;升阳散火汤、安胃汤中生炙甘草同用而别具一格,此乃甘草临床应用之典范。然又不可盲目滥用,利弊关系不可不知。

    收稿日期:1999-09-09

    修订日期:1999-10-19,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