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资源 > 种质资源与保护
编号:174034
对甘草千里迁徙淮河畔的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2年5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750期
     问题的提出

    随着近年来甘草资源的日见短缺,北方各地都在掀起新的一轮甘草种植热潮。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是野生甘草分布区的黄淮海平原南部,也有许多农民加入到这一行列,甚至更南的江淮丘陵地区也有引种。在安徽北部的亳州、涡阳、临泉等地,甘草种植的总面积可能已近千亩,亳州药市上已有这些产地的甘草在批量出售。在安徽中部的肥西县孙集乡凤凰村,去年也生产了一千多公斤甘草,部分已流入市场。

    与北方地区不同的是,皖北引种甘草绝大部分是在没有政府引导和专家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的。主要原因是这里种植甘草较三北地区有明显的优势:一是由于无霜期长(内蒙约110天,皖北210天),生长积累期也明显要长,产量也比北方的高,如育苗后移栽一年的甘草在北方亩产在200~300kg,皖北则在400kg以上,高的可达600kg左右。二是由于北方干旱严重,甘草移栽必须开深沟以45度角种下,否则可能因吸不到水而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而皖北则可水平于地面栽植,可以减少种植和采挖的大量工时。三是由于北方甘草常因播种期无雨而失种,苗期常因干旱而死亡,成年的甘草也常因干旱而停止生长;皖北地区的水条件明显好于北方,生产有保障。四是由于新产区的病虫害明显比原产地少。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甘草的长势和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北方原产区,加上甘草的抗逆性好,适应性强,种植技术容易掌握,皖北地区农民自发性的甘草种植有迅速扩大的趋势。
, http://www.100md.com
    由此,我们不得不面对以下几个问题:其一,为什么原产于三北地区的甘草反不如在黄淮海平原南部长得好?其二,黄淮海平原南部的甘草能用么?其三,怎样对该地区农民种植甘草的积极性加以正确引导。

    千里迁徙的甘草为什么会长得比原产地更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甘草在原产地种植本应是不成问题,但它还是出了令人费解的问题,使得甘草人工种植之路一直十分艰难。50年代以来,我国发展人工种植甘草的努力和奋斗一直没有停止过,很多有识之士为此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但直到目前人工大面积种植甘草依然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市场上甘草的供应主要还是挖采天然甘草。

    1994~1996年,由于乱采滥挖甘草导致西北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引起了各有关部门的重视,甘肃、宁夏、内蒙等各地政府曾大力推广过人工种植甘草,规划了为数不少的万亩、十万亩的甘草基地。如甘肃的安西,在1994~1995年曾有很大规模的种植,但由于天旱,没能保住苗;内蒙的赤峰1996年曾调入甘草种子60吨发展种植,但未见有大批量的甘草种出来。决心大,规划大,力度也不可谓不大,但地里楞是不给你长甘草!
, 百拇医药
    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说一句惊人的实话——甘草已不能适应目前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了!

    三北地区是甘草的原产地。但与历史相比,今天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已严重恶化,成年甘草靠其顽强的抗逆性尚能生存,但以其种子再繁殖的生存则非常困难。研究表明,甘草在幼苗期抗旱能力很差,从种子萌芽到根长25cm的生长期内,如没有很好的水供给就会死苗,它要求老天爷在50天内必须要下至少两到三场透雨,这在目前的北方草原要十几甚至几十年方可一遇。

    水是生命之源,干旱是一切生命的死敌,甘草也无法例外。

    近代以来我国北方生态环境变化的最典型标志之一就是干旱区的明显南移,千里迁徙的甘草也因此能在黄淮海平原的南部找到它们的新家园。农民的引种是有着一定的盲目性,但面对这种出乎预料的结果,细细想来还是有其必然性。

    黄淮海平原南部的甘草能用吗
, 百拇医药
    甘草来到了淮河畔,种也种了,卖也卖了。给中药专业人士留下的一个大问题是,这里的甘草是否有使用价值,可以在哪些方面使用呢?

    让我们先听听一些专家的说法。其实早在1992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药用植物研究所的赵杨景、陈建民等专家就已经开展了甘草种植南移的研究,在属于黄淮海平原南部的河南荥阳(黄河以南的郑州市附近)成功地进行了甘草种植试验。他们认为,河南荥阳产甘草的有效成分以及其它一些项目均符合药典标准(甘草酸的含量可达4%以上),且各方面与北方地区的人工甘草区别不大。这也与我们对皖产甘草的初步检验结果基本一致。在作为食品原料方面,北京药植所的文献认为,河南荥阳产甘草的风味要优于甘肃产的甘草。

    甘草的用途主要分为直接入药、作为食品工业原料或提取其中的甘草酸、甘草黄酮等化学成分作为化工及制药工业的原料等三个方面。其中直接入药的量并不大,而后两种用途则是甘草消费的主流。

    笔者以为,目前黄淮海地区的甘草直接药用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在后两种用途方面则完全可以大力发展,因为道地性对于食品原料来说并不十分重要,作为化工原料就更无所谓地道不地道了。西瓜、芝麻、葡萄都是原产于西亚或非洲的干旱地区,引种到我国的湿润地区一样种植上市。
, 百拇医药
    由于皖产甘草生长迅速,高产稳产,经济效益好,农民积极性高,可以在一两年内迅速满足国内食品及化工工业的需求乃至出口的需求,这就可以大大缓解甘草市场需求对三北地区野生甘草的压力。

    皖北远离野生甘草产区,有利于对甘草生产的管理,可以确保这里调出的甘草中没有一棵是野生甘草。三北地区人工种植甘草存在着采挖后土地沙化的问题,皖北则没有担心的必要。再者,皖产甘草的运输费用也将大大低于三北地区。

    甘草产业已成为令中华民族两难的产业,一方面是中医“十方九草”的强烈需求,一方面是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每况愈下,手心手背都是肉动谁都是痛啊!但愿皖产甘草能发挥其“补中调和、缓急止痛”的神效,令民族的瑰宝重飞,让三北的山川再绿。

    面对皖北甘草生产的现实,建议政府和科技人员做好以下工作:

    1.要迅速杜绝甘草盲目发展的现状,把黄淮海南部地区发展甘草种植业纳入国家统一计划,在国家甘草专营和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指导下实施按计划生产。从农民的角度看来,由于有了以国家计划为保障的“订单农业”,他们的效益就有了保障。
, http://www.100md.com
    2.要变分散种植为集中规模化种植,大力扶持符合GAP标准甘草种植产业,统一提供种苗,统一种植方法,统一采收加工,走公司加农户的基地化发展道路。

    3.针对黄淮海地区的环境特点加强甘草种植方面的科研投入,提高甘草的质量以及种质优化、种植技术、产地加工等方面的科技水平。

    4.推广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甘草的种植业,瞄准国际市场,生产出符合出口标准的甘草产品。

    5.建立甘草深加工产业基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对甘草生产中残留下来的剪口、尾料、毛草等可就地提取其中的甘草酸、甘草黄酮等化工原料。

    6.立即开展对皖产甘草的药理学和临床学等方面的全面研究,明确它作为中药材入药的可行性。从北京药植所的文献和笔者对皖产甘草的初步研究来看,黄淮海南部地区的甘草入药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惟有实验后的结论才是权威的。, http://www.100md.com(周建理 江爱萍 王平)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甘草